學校歷史和發展
張尊賢神父和幾位熱心教友在九龍塘模範村鴨仔湖一帶先建築了簡陋的課室,準備為當時橫頭磡等木屋區的難民子弟提供教學。
這年秋天,開辦了識字班。晚上開設「要理講授班」,向村民傳揚救主的福音。
張尊賢神父把兩間教室分上、下午班,共開辦四班,並正式向教育署註冊成立「九龍塘模範村天主教學校」。
張神父和幾位熱心教友利用拆卸石屋後的建築材料來加建課室,以應付遠近前來報名的兒童。
颱風溫黛襲港,學校四座校舍被大風暴吹得只餘牢固的石壁。幸得當時喇沙小學校長──彭亨利修士借出該校的課室,使學生得以繼續上課。兩個多月後,幸得香港及海外熱心教友的捐助,校舍除得以重建外,還可擴建多座建築物。兒童樂器班、樂隊、足球隊亦相繼成立。而學生優異的成績及五育均衡的發展,使遠近慕名來校就讀者日眾。
擴展開辦中學部,加建實驗室、乒乓球室、食堂及特建假山恭置聖若瑟像。
年初,教育署於慈雲山區內撥出校舍作為小學部,至於中學部則建於聖文德書院現址。學校因遷址關係,易名為「聖文德學校」,並接受政府津貼。
七月,招考新生。因報名人數眾多,九月首先開辦上、下午一至六年級共三十四班,翌年增至三十八班,第三年更增至四十八班。
上、下午校共48班。
6月21日創校校監張尊賢神父於陝西病逝。
成立「張尊賢神父獎學金」,獎勵勉力進修之教師。開設輔導教學,並增設德育課及圖書課,每週各一節。
開設普通話課程,成立家長教師會,會員共五百餘人。
遷往鑽石山鳳德邨新校舍,更名為「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學校轉為全日制,一至六年級共30班。
成立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校友會,並舉行成立典禮及會員大會。
校舍擴建工程完成,為師生提供更佳的學與教環境。
諾恩之源建成,恭置聖母像。
慶祝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成立40周年,舉辦大型匯演活動,為重建國內山區危校籌款。
智能溫室
9月落成。在這裏你能看到不同類型的科技應用,以達到能源消耗、種植及教育三方面的效果。溫室內有水簾以作夏天降溫之用。另外,溫室內還有水耕種植及魚菜共生等項目,讓學生體驗種植的樂趣。其中水耕種植已納入本校五年級的常識課程內。將來,我們希望讓全校學生都能透過溫室這個平台學習種植及了解環保節能的概念。
| |
7月落成。這裡匯集了不同種類的再生能源展品,在課間休息的時候會向學生開放,同學們在這裡可以體驗各種清新能源科技,例如嘗試一下以人力發電的樂趣。一方面利用天然資源來補充學校的電力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了解再生發電的原理。
Minecraft 電腦室
3月重新裝修成以Minecraft為主題的電腦室,讓低年級的學生使用。
螢點Café
1月落成。CAFÉ以螢火蟲作標記,希望我們的隊員能效法螢火蟲精神,盡心盡力地為同學服務,讓每個同學進來都能感到快樂。我們希望同學在繁忙的學習中,能為他們提供一個無壓力、無負擔的好地方,他們可以邀請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在這裏讀書、做功課,甚至玩遊戲。在這裏還有另外一個用途,就是為同學開生日會,同學只需要透過網上申請,便可以與自己喜歡的老師、同學在學校裏渡過一個難忘的生日。
築夢創客 (Dream Maker) 課程
2月落成。築夢創客是一種嶄新的科技製作課程,課程著重學生自己動手設計、自己動手製作和組裝、自己動手探究以實現STEAM理念。課程主要教授學生利用高階繪圖軟件(AutoCAD)作出精準的繪圖。完成繪圖後,再利用鐳射切割機將作品精準地切割出來,最後進行拼裝及科學探究。(此項目獲香港優質教育基金撥款200萬元支持)
歷任校監
| | | |
張尊賢神父 (創校校監) | 莫嘉鐸神父 | 李土漁神父 | 韓承良神父 |
1966-1982 | 1982-1984 | 1984-1990 | 1990-1992 |
| | | |
謝景良神父 | 黃國華神父 | 陳滿鴻神父 | 夏志誠神父 |
1992-1998 | 2004-2007 | 1998-2004 | 2013年5月 |
2007至2013 | 至2014年8月 | ||
2014年 9月至12月 |
| |||
黃玉梅女士 | |||
2015年1月至今 |
| | | |
張尊賢神父 | 黎偉德校長 | 區啟義校長 | 陳潔璋校長 |
上午校校長 (兼任校監) 1966-1980 | 下午校校長 1966-1977 | 下午校校長 1977-1980 | 下午校校長 1980-1987 |
上午校校長 1980-1987 | 上午校校長 1987-2000 | ||
全日制校長 2000-2001 |
| | |
歐福齡校長 | 張偉菁校長 | 李國釗署理校長 |
下午校校長 1987-2000 | 全日制校長 2001-2020 | 全日制校長 2020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