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和發展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來由及記事

 

1956
張尊賢神父和幾位熱心教友在九龍塘模範村鴨仔湖一帶先建築了簡陋的課室,準備為當時橫頭磡等木屋區的難民子弟提供教學。

 

1956
這年秋天,開辦了識字班。晚上開設「要理講授班」,向村民傳揚救主的福音。

 

1959
張尊賢神父把兩間教室分上、下午班,共開辦四班,並正式向教育署註冊成立「九龍塘模範村天主教學校」。

 

九龍塘模範村天主教學校(模範村校舍) 1959-1966

 

1960
張神父和幾位熱心教友利用拆卸石屋後的建築材料來加建課室,以應付遠近前來報名的兒童。

 

1961
颱風溫黛襲港,學校四座校舍被大風暴吹得只餘牢固的石壁。幸得當時喇沙小學校長──彭亨利修士借出該校的課室,使學生得以繼續上課。兩個多月後,幸得香港及海外熱心教友的捐助,校舍除得以重建外,還可擴建多座建築物。兒童樂器班、樂隊、足球隊亦相繼成立。而學生優異的成績及五育均衡的發展,使遠近慕名來校就讀者日眾。

 

1964
擴展開辦中學部,加建實驗室、乒乓球室、食堂及特建假山恭置聖若瑟像。

 

1966
年初,教育署於慈雲山區內撥出校舍作為小學部,至於中學部則建於聖文德書院現址。學校因遷址關係,易名為「聖文德學校」,並接受政府津貼。

 

1966
七月,招考新生。因報名人數眾多,九月首先開辦上、下午一至六年級共三十四班,翌年增至三十八班,第三年更增至四十八班。

 

聖文德學校(慈雲山校舍) 1966-1991

 

1968
上、下午校共48班。

 

1982
6月21日創校校監張尊賢神父於陝西病逝。

 

1983
成立「張尊賢神父獎學金」,獎勵勉力進修之教師。開設輔導教學,並增設德育課及圖書課,每週各一節。

 

1986
開設普通話課程,成立家長教師會,會員共五百餘人。

 

1991
遷往鑽石山鳳德邨新校舍,更名為「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鑽石山現今校舍) 1991 - 2012

 

2000
學校轉為全日制,一至六年級共30班。

 

2003
成立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校友會,並舉行成立典禮及會員大會。

 

2004
校舍擴建工程完成,為師生提供更佳的學與教環境。

 

2005
諾恩之源建成,恭置聖母像。

 

2006
慶祝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成立40週年,舉辦大型匯演活動,為重建國內山區危校籌款。

 

2008

於一年級其中一班開設英文班,以英文教授數學及常識科。

 

2010

為配合電子學習計畫,小一課室已裝備為電子教室。

 

2011

家長教師會成立25週年,舉行「飛越銀禧週年大會」。為慶祝創校45週年,舉行校友日。

2012

8月 翻新校舍外牆。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校舍翻新外觀) 2012 至今

 

諾恩之源

 

2013

5月 「龜之樂園」落成。

 

6月26日 第一屆週年水運會。

 

8月31日 成立法團校董會。

 

2014

校園綠化建設 分享生命綠牆

2015

2月15日 數碼電視台啟播。

 

智能溫室

9月落成。在這裡你能看到不同類型的科技應用,以達到能源消耗、種植及教育三方面的效果。溫室內有水簾以作夏天降溫之用。另外,溫室內還有水耕種植及魚菜共生等項目,讓學生體驗種植的樂趣。其中水耕種植已納入本校五年級的常識課程內。將來,我們希望讓全校學生都能透過溫室這個平台學習種植及瞭解環保節能的概念。

 

9月遊戲室及英文閱讀角啟用

 

2016

4月16日  50週年校慶

 

2017

清新能源教育中心

7月落成。這裡彙集了不同種類的再生能源展品,在課間休息的時候會向學生開放,同學們在這裡可以體驗各種清新能源科技,例如嘗試一下以人力發電的樂趣。一方面利用天然資源來補充學校的電力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瞭解再生發電的原理。

 

2018

Minecraft 電腦室

3月重新裝修成以Minecraft為主題的電腦室,讓低年級的學生使用。

 

2019

螢點Café

1月落成。CAFÉ以螢火蟲作標記,希望我們的隊員能傚法螢火蟲精神,盡心盡力地為同學服務,讓每個同學進來都能感到快樂。我們希望同學在繁忙的學習中,能為他們提供一個無壓力、無負擔的好地方,他們可以邀請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在這裡讀書、做功課,甚至玩遊戲。在這裡還有另外一個用途,就是為同學開生日會,同學只需要透過網上申請,便可以與自己喜歡的老師、同學在學校裡渡過一個難忘的生日。


築夢創客 (Dream Maker) 課程

2月落成。築夢創客是一種嶄新的科技製作課程,課程著重學生自己動手設計、自己動手製作和組裝、自己動手探究以實現STEAM理念。課程主要教授學生利用高階繪圖軟件(AutoCAD)作出精準的繪圖。完成繪圖後,再利用鐳射切割機將作品精準地切割出來,最後進行拼裝及科學探究。(此項目獲香港優質教育基金撥款200萬元支持)